2025年知识产权行业前瞻研究:生产力提升之道:人工智能赋能知识产权
领 涨 个 股 |
名称 | 相关 | 涨跌幅 |
---|
资 金 流 入 |
名称 | 相关 | 净流入(万) |
---|
第一部分:AI应用—超越临界点?
自我们首度开展知识产权行业前瞻研究后的12个月内,人工智能(AI)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。与2024年受访者对知识产权专用AI解决方案表现出的热忱和急切相比,本年度的调研数据表明,实际采用率已显著攀升,用户对其功能与性能表现也给予了更多积极反馈。
2025年知识产权行业前瞻研究数据显示,虽然2%的受访者表示将持续抗拒在知识产权领域应用AI技术,但已有58%的机构在其知识产权部门或业务实践中部署了专业AI解决方案,并证实这些技术为其工作带来了积极成效。在其余受访者中,31%选择先观察同业或竞争对手的AI应用情况;另有9%(归为“其他”类)则已着手可行性研究、积极试用解决方案,或仅在特定场景及有限任务中临时使用AI工具。
调研显示,77%的知识产权专业人士对AI技术辅助日常工作的潜力表示相当或非常乐观(见下文),并认为采用知识产权AI解决方案能为机构创造竞争优势
多数大型企业早已在知识产权与法务之外的部门开始积极应用AI解决方案。然而直到最近12个月,众多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才认可这些技术“已具备处理知识产权专业任务及提升工作效率的能力”。
效率提升机遇
关于最大效率提升机遇,受访者普遍提及知识产权检索、文件撰写、分类、摘要生成及分析等领域。某化工行业知识产权负责人解释道:“AI能有效支持耗时且数据密集的任务,如专利检索、强化现有技术分析和自动化专利布局,因其具备高效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。此外,我认为它至少能部分自动化更复杂的任务,例如自由实施(FTO)分析、有效性研究、知识产权评估以及专利撰写与审查。”
商标领域专家同样将自动化技术列为首要关注点。受访者普遍强调AI算法在以下方面的应用价值:优化商标监测与维护流程、精准识别假冒侵权行为,以及通过检索全球商标数据库和案例快速评估商标近似性。
大多数受访者认同AI技术能够有效消除“枯燥”且“行政性强”的流程,实现“基础重复性任务的智能化处理”,从而节省时间成本,释放专业资源以投入更高价值的创造性工作。欧洲某行业专家指出:“AI必将重塑我们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,它应当成为专业工作的重要赋能工具。”
然而,各知识产权领域的受访者均表达了对AI技术可能越界的担忧,包括可能介入“法律意见书撰写等需要专业判断的核心业务”,或是侵蚀“从业者视为具有创造性和职业成就感的工作环节”。